目前位置: 首頁 > 知識中心 > 個人成長 > 做出改變,創造自己渴望的未來

做出改變,創造自己渴望的未來

提供機構:

亞太培訓顧問

加入收藏
收件人email:
寄件人姓名:
寄件人email:

 商場上,不管是什麼狀況,視自己為受害者,只會自取其敗。……這種態度會斷了你所有的出路,甚至是職涯死亡漩渦的開端,」奇異(GE)前執行長傑克•威爾許(Jack Welch)在《致勝》(Winning)中提到,面對任何事,他總會警惕自己,與其抱怨自己受環境、他人所害,不如正視問題,找出解決方法。

不約而同地,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也用「成功的人找方法,失敗的人找理由」來說明自己的執行力。在《虎與狐》中,有一個郭台銘如何談生意的故事:某次外商大客戶來台灣洽公,一家電腦代工廠由協理帶隊,在桃園機場等候,想在第一時間與客戶接觸。沒想到在出關大廳,赫然見到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親率高階主管,已經等候多時。

不久,飛機降落,在場業務人員一擁而上,卻只見郭台銘與國外大客戶同行,有說有笑地一起出關,讓所有人愣在當場。原來郭台銘早就掌握客戶的行程,在客戶轉機時,刻意和他搭上同一班飛機,早所有人一步,在飛行旅途中就敲定了生意。

威爾許和郭台銘說的是同一件事:「與其被外在環境所限,不如自己創造有利條件。」這也是所有成功者共同具備的習慣之一。

不讓外在刺激,左右自己的回應

《成功長青》作者傑瑞•薄樂斯(Jerry Porras)說道:「覺得自己是受害者,只會陷入無助的自怨自艾,一味等待某人或某事(而不是自己)來改變現狀,這不是實踐家的思維。」所有有能力做出改變、創造深遠影響的成功者,他們的言辭、目的與行為,都著重在創造自己渴望的未來。

史蒂芬•柯維(Stephen Covey)在《與成功有約》中,用掌握「選擇的自由」(the freedom to choose),做為「受害者心理」的對照。

心理學有所謂的「刺激─回應」理論,亦即外在環境帶來「刺激」,而我們據此做出「回應」。柯維強調,每個人在「刺激」和「回應」之間,都擁有一段空間,在這段空間裡,我們有自由和能力選擇如何回應,而我們的成長與幸福,將取決於自己的回應。

有些人在面對逆境時選擇逃避,如此一來,刺激與回應之間的空間就慢慢變小,最後只能被動反應,開始把責任推給他人、怪罪環境,認為自己無從選擇、也無力改變什麼;相反地,另一些人在面對不利的條件時,則會擴大自己選擇的自由,不讓外在刺激左右自己的回應。

我們無法選擇所處的環境,但有能力選擇對它的回應。前友訊科技(D-Link)總經理廖志誠,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,對此感受深刻。在1997年接下友訊歐洲區業務時,廖志誠的職務包括面試、培養歐洲各國分公司的主管,其中有一位他非常欣賞的義大利總經理,上任後連續3年都在有限的預算下,讓業績倍數成長。

2000年初,景氣好的不得了,該名義大利總經理向廖志誠提案,要求增加一倍的人力與更多預算,以在羅馬、佛羅倫斯等地大幅拓展市場。儘管認為此舉太過冒險,廖志誠還是決定放手授權,沒想到景氣旋即逆轉,網路泡沫破滅,不但最初的投資無法回收,甚至讓義大利分公司連續虧損了兩年,那名總經理飽受挫折,終於提出辭呈。

面對灰心喪志的部屬,廖志誠卻鼓勵他:「遇到困難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門一開,去找下一個工作,可是所有問題都會跟著你走出這扇門、走進下一個工作。如果選擇留下來解決問題,將來不論你到哪裡,都會是個更有能力的人。」這位總經理決定留下來,把問題一件一件慢慢修正,這份經驗讓他後來歷練歐洲各國的業務,成為友訊最優秀的經理人之一。

外在環境無法改變,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回應。在逆境中要看到絕望或希望,完全取決於一念之間。

扭轉負面因素,不拿困難當藉口

台灣本土投影機品牌奧圖碼(Optoma)成立7年後的今天,終於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,追上領先數十年的日系品牌,躍居台灣市占率第一。該公司總經理郭特利曾說,奧圖碼創立之初,市場上強敵環伺,連辦場記者會,都還被記者挖苦:「怎麼算,奧圖碼都很難成功!」

但郭特利不把現實環境當藉口,反而努力找尋市場缺口,避開領導廠商專供的企業客戶,搶攻個人使用者,設法以「機海戰術」,讓投影機這個冷門產品走進民眾的家,最後再反攻企業用戶,拿下市占率第一。

郭特利卻認為,市場領先者的經理人用「打工精神」在經營,容易「事倍功半」;而奧圖碼用「創業精神」經營,只要讓每件事達到「事半功倍」,就能創造4倍的效率差異,逆轉劣勢。

大多數人認為,自己是別無選擇才成為受害者,但事實正好相反,是他們放棄選擇,才因此成為受害者。成功的人習慣抱持堅定的價值觀、掌控態度、改變行為,甚至連刮風下雨,都還要為天候欠佳造成的負面影響負責,一心依著自己渴求的成果,去創造有利環境。

日本暢銷作家濱口隆則在《不戰而勝的經營》中提到,他接觸過的成功人士,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能夠「扭轉各種負面因素造成的結果」。

工作全力以赴,再多付出一點,當面對困難、限制,先別說「這沒辦法」,試著在「環境刺激」與「自我回應」之間,漸漸擴大選擇的空間。成功者便是靠著這項習慣,一步步達成自己想要的成果。

日期:2013-10-14    出處:經理人月刊